周光召

 

中国物理学家。生于湖南长沙。1951年在清华大学物理学系毕业,1954年北京大学研究生毕业,留校在物理学系任教,后为教授。1961~1980年参加第二机械工业部的研究工作。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82年任中国科学院理论物理研究所所长。1984年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1987年任院长。1998年以后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2006年5月被授予中国科协名誉主席职务。《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总编辑委员会主任。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周光召曾先后在苏联杜布纳联合核子研究所、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学院和日内瓦欧洲核子研究中心长期工作和访问。1985年被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周光召在理论物理学各个领域作出许多重要贡献。在粒子物理学方面,曾严格证明了CP破坏的一个重要定理,即在CPT联合反演不变的情况下,尽管粒子和反粒子的衰变总宽度相同,但T反演不守恒,它们到不同过程的衰变分宽度仍可以不相同。在1960年简明地推导出赝矢量流部分守恒定理(PCAC),这是他在强子物理的研究中获得的出色成果,对弱相互作用理论起了重大推进作用,因此世界公认他是PCAC的奠基人之一。由于分析高能散射振幅的需要,他第一次引入螺旋振幅的概念和相应的数学描述。最先提出用漏失质量方法寻找共振态和用核吸收方法探测弱相互作用中弱磁效应等实验的建议。此外,他还用色散关系理论对非常重要的光核反应做了大量理论研究工作。周光召还组织领导了许多中青年对相互作用统一、CP破坏、陪集规范场、非线性σ模型、有效拉氏量理论、超对称性破缺、量子场论的大范围拓扑性质及其与反常的联系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其中许多结果(如关于量子场论的大范围拓扑性质及其与反常的联系),已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普遍重视。

在凝聚态物理方面,周光召领导的小组发展了非平衡态统一理论中的数学形式——闭路格林函数方法,并把所发展的方法,尝试应用到激光、等离子体、临界力学、随机淬火系统等方面,不仅得到有成效的具体结果,而且显示出这种方法的优越性。

周光召不仅在理论研究方面成绩卓著,而且将一生中精力旺盛的最好时光,献给了祖国的核能事业。他参加并组织领导了中国核武器的理论研究、设计和试验工作。开展了爆轰理论、内爆动力学、高温高压物理、中子物理、计算物理等领域与核武器有关的研究工作,为认识核武器的内在过程的物理规律,掌握其设计原理,直至制造工作建立了基础。1999年荣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周光召很重视人才的培养,并在各种工作中亲自贯彻。他主张理论和实践并重,他不仅深入研究理论,也深入实际,在核武器研制过程中,经常到试验现场解决问题。他一再主张理论工作者应当承担国民经济和国防等方面提出的重大实际任务,同时还十分注意科学研究中可能有重大前景的动向,指导并加强基础理论的研究。对于中国科学院的规划、建设,对中国科协团结科技工作者的作用,都做了大量的工作。

&nb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