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学科工作交流促进会召开

 

7月18日,《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学科工作交流促进会在百科社召开。《中国大百科全书》执行总主编杨牧之,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社长、《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执行副总主编刘国辉,安全科学与工程主编、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冯长根,设计学主编、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院长鲁晓波,艺术学理论学科执行主编、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院长王一川,地理学主编、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蔡运龙,农林经济管理副主编、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唐忠,哲学副主编、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谢地坤,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学科秘书、中国航天交流中心副主任张铁钧,科学技术史学科秘书、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韩毅,机械工程学术秘书、清华大学副教授解国新,安全科学与工程学术秘书、北京理工大学机电学院安全工程系系主任王仲琦,以及三版相关工作人员参加会议。会议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副总编辑刘杭主持。

20180718交流会缩2.jpg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学科工作交流促进会

三版内容中心主任徐世新同志首先介绍三版的整体设计和规划。三版网络版的总体设计是按照专业版、专题版、大众版三个板块来设计的。重点介绍了专业板块的规划、学科设置、编撰思路、工作机制和目前进展。纸质版建设方面,经过多方调研,已经完成了纸质版的初步设计。采用网络版和纸质版互补的方式,网络版先行的策略。2018年的两个目标任务:一是回稿,二是上线测试。在回稿方面,力争90%的回稿量,需符合出版社的质量要求和体例要求;上线测试方面,力争做好年底上线准备工作。

学科交流环节,与会的各个学科代表汇报了本学科的编撰进度情况,交流了编撰经验,并提出了编撰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和问题。

机械工程学科学术秘书解国新介绍了机械工程学科的编委构成及编撰力量,共有12位院士参与工作,经过努力,目前全部稿件已提交出版社。他用柱形图结构对条目进行了分析,分享了“撰写一批,审读一批,提交一批,定稿一批”的工作思路。并总结四点经验:1.学科总体顶层的优化设计,前两版的传承与学科的新进展;2.撰写专家的遴选,保证权威性和工作效率;3.撰写规划的制定、执行,定期阶段性检查交流;4.工作组的负责,勤奋,高效沟通。

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学术秘书王仲琦从四个部分对学科进展情况进行了梳理。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分为六个分支,采用分批撰写的策略,有争议的条目暂缓撰写。目前60%条目已完成撰写交由主编审读。他提出学科历史短,编撰基础弱等难点的同时,也总结了几点体会:加强研讨,吸收多种学科分类体系,形成编撰体系;编撰条目分批撰写;充分利用本学科国际会议、学科会议平台等灵活形式推动编撰工作;加强编委会和出版社协作,发挥各自优势,分别从内容和形式上严格把关。最后学科主编冯长根做了补充,感谢大百科将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这样一个新学科列为三版学科,表示对做好此学科充满信心。

设计学主编鲁晓波汇报了设计学科目前编撰进度。预计今年8月份召开编委会工作会议,把学科条目表确定下来。鲁晓波院长归纳了设计学科编撰较慢的原因:一是由于学科编委会编撰辞书经验不足,且设计学科是三版新设学科,没有一二版资源参考;二是设计学科2016年升级为一级学科的新兴学科,这个学科的特点是发展速度快,规模大,与科学技术结合紧密,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同时人们观念也在变化,所以一直处在变化的状态中,稳定性不足,与百科全书的稳定性和公认性的要求有背离,在设条上有一定困难;三是类似陶瓷、染服分支,有一定的历史,相对稳定,但与其他学科出现很大的交叉问题,在设条方向上需要谨慎考虑。此外,他还指出,设计学有很多是翻译过来的条目,条头的译法需要仔细推敲,很多译法专家意见不一致。他对本次会议其他学科的经验给自己带来很多启发,并有决心和信心尽快推动编撰工作。

艺术学理论学科执行主编王一川首先对大百科将艺术学理论学科纳入第三版学科表示肯定和感谢。艺术学理论学科目前处于条目表完善阶段。他介绍了这个学科组建编委会的思路,建立学科框架6个分支的过程,以及艺术学升为门类学科的历史发展,并重点介绍了艺术学理论学科的现状。他指出,艺术学理论学科进展缓慢的原因:1.艺术学理论学科有待于成长,是新兴学科,与文艺学、哲学中的美学、美术学等艺术门类学科有很多交叉。2.交叉问题比较严重。按照出版社条目归属原则,很多艺术学理论的学科核心条,都归为了其他学科。3.体系性问题,学科分支的边界问题很难划分,理论和批评是合在一起。4.撰稿人的职称问题,由于艺术学理论是新兴学科,发展比较稚嫩,副高以上职称的要求很难达到。最后,他提出两点建议:第一,建议在测试版中,允许一些交叉条目,属于本学科核心区域的,保留下来;第二,建议本学科撰稿放宽到讲师。

地理学主编蔡运龙介绍了地理学科的学科情况,介绍了此学科与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学科的关系和三版设置学科情况及编撰力量。重点介绍了地理学的编撰情况,整个进度开了三次会,任务比较明确,到2016年确定条目表和试写条,2017年召开了第三次会议,进一步明确任务及交稿时间节点。对于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条目,蔡运龙主编分享了条头前加学科限定词的经验。他总结了进度不理想的主要问题是回稿比较慢,主要原因之一是权威作者比较繁忙,他们的时间比较有限,在有限的时间内,没有把大百科编撰当成首要任务。另一个原因是出版社人员调动期间有联系断档的问题。他建议编撰百科全书宜放慢进度以确保质量。

农林经济管理副主编唐忠介绍了学科编委会的组成,坦言对学科的整体进度缺乏了解。指出编撰工作中的困难:第一,新编工作量较大,参编人员积极性较弱,希望能获得调动编撰者的积极性的经验分享和建议。同时建议网络版通过认领撰写的开放机制,网上认领。第二,沟通的困难,产业本身是变化的状态,过去看成熟,现在看已经不够成熟,设条上相对困难。

哲学学科副主编谢地坤介绍了哲学学科的主要编撰力量,回顾了大百科与社科院传承关系,大百科哲学卷第一版就是由社科院承担。目前哲学学科进度不尽如人意,进度不理想的原因主要是编撰者的积极性问题。同时建议从质量角度考虑,放慢进度。他表示有信心把三版哲学学科做得更好,更有时代感,更要结合现在的科学技术成果,不能让哲学与老百姓越来越远。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学科学术秘书张铁钧从四个方面对此学科进行了汇报。目前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学科已经完成了签订撰稿合同,确定了组织方式,成立了撰写机构并完成了条目遴选。对下一步的工作计划进行了分层次的安排。他给出几点建议:1.百科全书属于精品工程,应该保质保量。条目遴选、释文撰写、稿件审定等环节,都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进度服从质量”,对进度要求适当放宽。2.部分分支主编不便于利用行政资源,希望能给各学科下拨一定的机动经费,用于前期的组织工作。3.大百科出版社加强对各学科的指导、帮助,具体要求由出版社直接向分支主编讲解。避免理解有误,耽误工作。

科学技术史学科学术秘书韩毅首先对编撰工作进行了历史回顾,召开了9次编委会工作会议,主要解决条目遴选和交叉问题。预计2018年底召开第10次编委会,集中解决审稿中遇到的新问题和部分稿件定稿。他分享经验说,每次会议都准备详细的纸质版材料,方便撰稿者查询;很多分支主编身兼两职,工作起来相对便利;没有争议的条目优先撰写,有争议的条目暂缓。

最后,三版执行总主编杨牧之做总结发言。他感谢专家们百忙之中参加会议,并认真准备,为三版献计献策。他强调了中国大百科全书编撰的重大意义。恩格斯曾说:《法国百科全书》给了法国革命党人一面理论的旗帜,成了一切有教养青年的信条。可见编纂百科全书的重大意义。同样,在编撰《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一二版的过程中,知识界为持有一套百科全书感到无比自豪,学者能为写一个条目而感到无上荣光。同时杨牧之也表示,巨大的光荣下面,就有巨大的责任。要坚持正确的导向,保证质量。这样一个浩大的出版工程,肯定是有许多困难的,希望各学科发挥主观能动性,秉承上一辈专家学者编纂一版二版的信念和精神,克服困难,编好三版。

通过与会专家的发言,杨牧之梳理总结了各位与会专家介绍的本学科的编撰经验:学科编委会领导统一部署,领导重视;遇到问题,及时开会,共同研究解决的办法;工作方法上,先易后难,在编写过程中不断解决问题;千方百计抓机会和时间,见缝插针讨论百科编撰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难题对与会专家提出的问题,特别是新兴学科给予了关注,他指出,新兴学科列入三版学科,对于学科建设是有功劳的。在具体编撰过程中,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些问题可以变通一下,比如学科完善性的问题,可以给新学科成长完善的空间。

杨牧之介绍了三版编撰的压力,以及面对压力总编委会做出的努力。到目前三版已进入大批量回稿审稿阶段,审稿工作一定严肃认真,精益求精,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作指导。另一方面是编辑力量方面,三版编辑队伍发生很大变化,一版二版老编辑很多已经退休,身体健康可以胜任工作的退休编辑都被出版社请过来进行二审。新编辑很多都是新进编辑,经验不足,而百科全书对编辑的要求比普通出版更高更严,所以出版社正在不断加强对编辑的培训。

杨牧之介绍,三版跟世界百科全书不同。三版既有网络版,又有纸质版,能够做到纸网互动,互相延伸。他同时表示,今年年底测试版要上线,一是向读者和有关领导作一次汇报,同时,三版也能借机聆听读者的意见,不断完善。最后,他表达了对三版的信心,并提出了三点要求:第一一定要保证质量,第二时间服从质量,第三抓紧时间,保证工程进度。

2018.7.18三版交流促进会合影.jpg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学科工作交流促进会与会人员合影
&nb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