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跨越世纪的书写 美国汉学家葛浩文续写萧红《马伯乐》

 

916日,由中国出版集团主办,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承办,北京阅读季,西城区文委,沈阳师范大学支持的“跨越世纪的书写——《马伯乐》完整版文学沙龙”在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报告厅隆重举行。《马伯乐》续写者,美国著名汉学家、翻译家葛浩文,《马伯乐》续写部分的译者、翻译家,葛浩文的夫人林丽君时隔五年后又到北京,带来了他们共同的新作——萧红《马伯乐》的续写。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党组成员、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李岩,中国作协外联部副主任李锦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社长刘国辉、党委书记刘晓东,东方出版中心原社长、党委书记宋焕起,鲁迅博物馆常务副馆长黄乔生,汉学家顾彬,汉学家安乐哲,作家刘震云,作家、文化学者雪漠,文学评论家、北京大学教授陈晓明,清华大学教授王宁,沈阳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闫怡恂和教授史国强莅临现场,为百余位读者带来了一场精彩的文化思想盛宴。活动会场气氛热烈。

 

葛浩文续完萧红《马伯乐》

跨国知音书写文学史佳话

《马伯乐》(完整版)的出版缘起于才华横溢英年早逝的萧红,缘起于萧红未完成的作品《马伯乐》。1942年萧红在中国香港因庸医误诊去世,结束了短暂而又充满凄苦的一生。生前她曾经说过“半生尽遭白眼冷遇,身先死,不甘,不甘。”《马伯乐》作为她最后一部未能完成的作品,故事结局是怎么样的,已经成为悬念,也成为了无数热爱萧红作品的读者的无尽的遗憾。

美国汉学家、翻译家葛浩文先生独具慧眼,一直衷情于萧红的创作,多次翻译萧红的作品,并著有研究萧红的著作,堪称萧红穿越时空的跨国知音。70多年后,他用英文续写完成了《马伯乐》,由林丽君教授翻译,带给读者一次穿越时光的书写。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党组成员、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李岩说:“《马伯乐》完整版的出版发行,体现了中西文学文化的连通融汇和交流,同时也与中国出版集团一直倡导的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相辅相成。《马伯乐》(完整版)所完成的中西作家跨越世纪的书写与对话,是非常值得庆贺和纪念的世界文学史的佳话。”中国作协外联部副主任李锦琦表示:“文学作品作为文化版图中非常独特的基因片段,代表着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同时也是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高度浓缩。因此,中国文学在海外阅读与研究状况也集中体现了中国文化国际影响力。在这方面,海外汉学家、翻译家群体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社长刘国辉认为,《马伯乐》完整版的出版意义除了文本内容的意义之外,更在于书写本身。当今时代的书写活动不应是单纯个人自我感情的张扬,更在于对历史的阐释、对传统的继承、对前贤的礼赞、对时代的鼓舞。举办《马伯乐》完整版文学沙龙,正是借《马伯乐》(完整版)新书的出版,践行这一份连通中西、跨越世纪的友谊。

 

汉学家、作家、学者聚首沙龙 

纵论中西文学文化交流


汉学家、翻译家顾彬和安乐哲是葛浩文多年的朋友,此次在沙龙聚首,他们在祝贺葛浩文新书出版的同时,也围绕中西文学翻译与交流等诸多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顾彬说:“翻译是艺术,好的翻译全部改变了我们的世界”,“没有葛浩文,德文版的萧红是不可能出版的。”安乐哲说:“他(葛浩文)把中国的现代文化传播到外国去,可是这不是个人的事情,而是他跟一个时代中国最杰出的文学家、作家合作,把那么多中国著名文学家都介绍到外国去。”葛浩文自述了自己多年阅读、研究萧红文学的经历,并表示:“我看了她(萧红)的好几篇散文,一篇一篇的抽取几段加进去,那样的话就有萧红的影子在,不全是葛浩文”,“我很高兴给萧红的书做了一个简单的结尾。”《马伯乐》续写部分的译者、翻译家,葛浩文的夫人林丽君女士为了模仿萧红的语言也颇费心力,她把萧红文学中比较特殊的用语,比如小说中马伯乐喜欢说的话和话语的方式全部抄写下来,又在翻译完成之后把这些特别的用语重新对照翻译一一改过来,她的译笔为中文版的续写增添了亮色。


为本书作序的作家刘震云表示,好的翻译家不但要懂文学,而且要懂文学里面比较高的境界——幽默,幽默在世界各民族之间的转换是最困难的,特别好的伟大的翻译家才能做到这一点。“葛浩文老师的《萧红传》我觉得写的特别的好。我觉得葛老师极大地理解了萧红,而且对萧红的作品,特别是在结构上的荒诞和幽默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挥。”作家雪漠说:“在萧红那个时代,流离失所,某种意义上这是萧红自己命运的透视。无论如何痛苦,她都可以用文学表现出来,这是一种姿态,也是一种境界,也许正是这一点让我们感动。在葛浩文先生续写的部分,这种精神得以完整的延续,并且得到了升华。”

鲁迅博物馆常务副馆长黄乔生认为,葛浩文先生续写《马伯乐》,又由他的伴侣翻译成中文,不仅是跨世纪,而且是跨文化的,文本来来回回在两种文化之间、两种语言之中穿梭,很有意思。文学评论家、北京大学教授陈晓明则这样评价葛浩文对《马伯乐》的续写:“葛先生的续写非常精彩和重要,我相信在鲁迅先生的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精神原则之下,萧红到最后一定是要对马伯乐的命运和他的选择做出一个决断的。从这一点来说,我觉得葛先生不止是理解了萧红,而且理解了中国现代,理解了中国知识分子,葛先生内心对中国充满了深深的爱。”清华大学教授王宁则表示:“80后、90后的大学生或许不太知道萧红了,也许葛浩文先生在英文世界把《马伯乐》重新续写之后,再由林丽君女士翻译成中文,可能会使萧红的这部《马伯乐》在中文世界和英语世界重新获得新生,并且具有了来世的生命。”

 

图书介绍


萧红去世前未完成之作跨越七十多年

《马伯乐》(完整版)问世

中国文学与英语世界的摆渡者葛浩文续写

刘震云倾情作序

   

《马伯乐》是萧红代表作品之一。这部小说萧红创作于19401941年间,分为第一部与第二部,第一部描写文化游民马伯乐在抗战即将爆发时,从青岛逃难到上海后的生活;第二部写抗战开始后,马伯乐偕太太和三个孩子从上海逃难到汉口,以及马伯乐在汉口的一场恋爱和失恋。第二部共分为九章,萧红在第九章尚未完成时就去世,使本书成为一部未完之书。

美国著名汉学家、翻译家葛浩文(Howard Goldblatt)先生1970年代在美国加州的旧金山州立大学读书时偶然发现萧红的小说,阅读之后爱不释手,随后决定研究她的生平与作品,写成英文版的《萧红传》,于1976年出版。后来葛浩文先生也翻译了萧红的两本小说《呼兰河传》及《生死场》,都陆续通过美国的出版社介绍给英文读者。前几年,他完成《马伯乐》的续写工作。萧红原著约有14万字,葛浩文续写了第十章到第十三章,约3万字。英文稿完成后,葛浩文先生的夫人、翻译家林丽君(Sylvia Li-chun Lin)女士将此作由英文译成汉语,近日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隆重推出。时隔近百年,这一跨越世纪的书写终于圆满完成。

 

 葛浩文序言

 

半个多世纪以前的一九四〇年,东北作家萧红逃难暂居香港时写了一本名为《马伯乐》的长篇小说,第二年在重庆出版。同年续写《马伯乐》第二部,在香港的文艺刊物上连载发表,末了有“第九章完全文未完”的标记。可惜小说尚未续完,日本袭击香港,香港沦陷一个月后,作者因庸医开刀之误不幸去世,享年三十一岁。

之后由于种种环境因素,萧红的作品几乎无人问闻。上世纪七十年代我在加州的旧金山州立大学攻读中文硕士时,偶然发现她的小说,阅读之后爱不释手。在印第安纳州立大学写博士论文时,决定研究她的生平与作品,写成英文版的《萧红传》,于一九七六年出版。后来我也翻译了她的两本长篇,《呼兰河传》及《生死场》,都陆续通过美国的出版社介绍给英文读者。接着想把《马伯乐》也翻译成英文,但教学研究及其他杂事繁多,进度很慢,又是未完的作品也怕很难找到出版社。有一年夏天,我在香港中文大学的翻译研究中心做一些翻译工作,一天跟朋友聊起《马伯乐》时说,我读过萧红所有的作品,觉得我和她简直是相识多年的老朋友,她没写完的小说,我来替她完成吧。朋友相当赞成,认为这会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首例,完成了,我就是当代的高鹗。那我倒是不敢当。

说时容易做时难,我没写过小说,不知自己是否有写作天分,不敢斗胆动手,因此拖了将近二十年,直到几年前出了一本自己写的极短篇小说集后,才有信心提笔让马伯乐一家继续“活”一段时间。如何续《马伯乐》?小说家的想象力可谓天马行空,自由创造,可是也得创造得有“道理”。要怎么样才能让《马伯乐》续篇有道理?最初的想法是:不是有人认为萧红的《马伯乐》是一九四〇版的《阿Q正传》吗?相对于阿Q的低下背景,马伯乐的确可以说是一个中产阶级的阿Q,或许可以让马伯乐有类似阿Q的下场,也算是延续萧红对恩师益友鲁迅的怀念与景仰。但后来放弃了,主要是因为我觉得萧红是一个创造力十分丰富的作家,我认为她绝对不会满足于仅仅是模仿鲁迅的作品,她一定会另出奇想给读者一个惊艳的作品的。

考虑了很久之后的构想是这样的:续篇的故事发生的地点都是萧红本人去过的,如从上海到汉口,武昌到重庆而后转赴香港。如果《马伯乐》是萧红对鲁迅《阿Q正传》的一种回应,那我在续篇纳入萧红个人的逃难过程,也可喻为是我跟萧红的生平作品的隔代对话。续篇描述的事件有真也有假,增添的人物有真人也有纯属虚构的。另外,我也尽量收入萧红一些散文的片段,如“长安寺”“滑杆”等等。最让我头疼的是马伯乐这个人物的下场。在此不揭露,读者必须读到结尾才能知道我如何处理。  当然我无法知晓萧红会有什么反应,或她是否同意我续《马伯乐》的方式,只知道我这翻译以及创作的始末是完全出于对她的尊敬,希望读者看完后会觉得萧红如果地下有知也认可我的良苦。

                                                                                     

 名人推荐


惺惺相惜,说的是一种境界。对创造同一部作品的两个不同的作者而言,生活和文学的认识,能站立在同一个层面上,实属难得。 ——刘震云


葛浩文教授是一个对中国文学的传播做出巨大贡献的卓越翻译家与研究家。 ——刘再复


美国学者们讲说中国语言的能力,已比一般欧洲的学者强,但能写作中文的人,依旧稀罕得有如凤毛麟角。除葛浩文外,不易发现了。 ——柳无忌



&nb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