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金

 

中国小说家、散文家、翻译家、社会活动家。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笔名有巴金佩竿余一王文慧欧阳镜蓉等。生于四川成都,卒于上海。曾任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七、八、九、十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总编辑委员会名誉顾问。

创作活动的准备与开端 巴金出身于一个官宦大家庭中,父母早逝。童年深受母亲、轿夫、仆人的正直友爱人生态度的影响,初步了解下层人民的不幸命运,同时对封建专制大家庭产生了强烈的憎恨。

五四运动爆发后,巴金接受了科学与民主思想,也从克鲁泡特金《告少年》、廖抗夫《夜未央》和爱玛·高德曼的文章中,受到了无政府主义思想的影响。1920年,考入成都外国语专门学校,其间参加学生运动,组织无政府主义团体。1922年7月、11月发表他最早的新诗《被虐待者的哭声》和散文《可爱的人》等。1923年5月到上海、南京,考入南洋中学及东南大学附属中学。1925年夏中学毕业后在上海养病,并参加宣传无政府主义的活动。他翻译了克鲁泡特金《面包略取》等无政府主义著作,并发表了一系列宣扬无政府主义的文章。

1927年2月,巴金到法国留学。旅法期间,他站在民主主义和人道主义立场上,坚决反对国民党的血腥屠杀。1927年8月,美国政府处死被巴金奉为“先生”的无政府主义者、意大利工人万泽蒂,巴金感到震惊。在极度的痛苦与矛盾中,写下了他的第一部小说《灭亡》,对不公平的旧制度发出愤怒控诉。

成熟时期的创作 1930~1933年,巴金创作了《死去的太阳》《新生》《爱情的三部曲》(《雾》《雨》《电》)等中篇小说。这些小说多描写在军阀统治下,“一群青年的性格,活动与死亡”(《〈爱情的三部曲〉总序》)。其中,《爱情的三部曲》是作者最喜爱的作品。同一时期,他还创作了反映矿工苦难与斗争的中篇小说《砂丁》《萌芽》(后改名《雪》)。

1931年创作的长篇小说《家》,是巴金的主要代表作。小说通过一个大家庭的没落和分化,真实地写出了封建宗法制度的崩溃和革命潮流在青年一代中的激荡。小说主要刻画了三类青年男女的形象。觉慧是受到五四新思潮冲击的新生的民主主义力量的代表。他对封建家族制度和旧礼教所采取的彻底决绝的态度,体现了五四时代对旧的一切表示怀疑和否定的精神。长房长孙觉新,在五四新思潮影响下有了初步的觉醒,但他却无力摆脱旧家族、旧礼教的“十字架”,采取“作揖主义”与“无抵抗主义”的人生哲学,结果不仅毁灭了自己,也常常给周围的人带来伤害。这个人物写得丰满深刻,是现代文学史上一个著名的典型形象。梅、瑞珏和鸣凤,是从外表到内心都具有爱和美的特质的青年妇女,都为封建制度所毁灭。

从1929年到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之前,巴金还创作了《春天里的秋天》等中篇小说,以及《复仇》《神·鬼·人》等短篇小说集和童话集《长生塔》。他的短篇,有的取材异域,热情宣泄,具有浪漫主义色彩;有的取材国内动荡生活,有很强的现实性。

巴金早在1927年旅法途中,就写成了第一部散文集《海行杂记》,随后又陆续写有《旅途随笔》《生之忏悔》等集子。他的散文包括随笔、游记、杂文、小品、回忆录、书信等,较多的是回忆自己青少年时代的生活、思想,说明自己创作的动机和经过;另一类是以游记形式勾勒社会众生相、抒发自己的感触。

抗战时期的创作 抗日战争激发了巴金的爱国主义激情。他与茅盾主编《呐喊》(战前《文学》《中流》《文季》《译文》4种文学刊物的合刊,后改名《烽火》),任上海文化界救亡协会机关报《救亡日报》编委。1938年3月,巴金被选为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八年抗战中,他辗转各地,为抗战服务。

1938~1943年,巴金写了小说《火》三部曲(又名《抗战三部曲》),鼓励人们不要为一时的逆流所动摇。同时期,巴金在孤岛上海写完了《家》的续篇《春》《秋》,完成了《激流三部曲》的写作。贯串《春》与《秋》两部小说的主线是淑英与淑华在觉慧影响下的觉醒与成长,作品增添了健康、明朗的色彩。

抗战后期及战争结束后,巴金的创作着重描写善良无辜的小人物的悲剧命运。中篇小说《憩园》从杨、姚两家的衰败和不幸,抨击了不劳而获的罪恶,贯注着温厚的人道情怀,艺术成就较高。中篇小说《第四病室》写出了在反动统治下人们的呻吟、挣扎和死亡。长篇小说《寒夜》把社会批判与人性探索相结合。主人公汪文宣、曾树生夫妇在经受了战争与艰辛生活的煎熬之后,已经没有了大学时代的理想与勇气。社会的不公、疾病的压迫、婆媳的矛盾,使他们陷入无休止的琐屑冲突与精神折磨中,终至家破人亡。作品对汪文宣、曾树生、汪母的人性探索都较有深度,成为巴金又一部重要代表作。

巴金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的散文集有《控诉》《静夜的悲剧》等。

1949年后的创作 50年代巴金两次赴朝鲜前线体验生活。写有通讯报告集《生活在英雄们的中间》和小说集《英雄的故事》。这一时期,他还创作了大量的散文特写,赞美社会主义祖国。巴金还多次作为中国人民的文化使者出访。他用优美的散文记录了他的真实感受和见闻。代表作有《从镰仓带回的照片》《富士山和樱花》等。

“文化大革命”期间,巴金受到残酷迫害,但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他重译了I.S.屠格涅夫的《处女地》,并着手翻译A.I.赫尔岑的《往事与随想》。1976年以后,巴金主要的作品是1978~1986年间创作的随笔《随想录》。《随想录》共收随笔150篇,编为5集,共计42万字。他推心置腹地与读者交流自己对祖国和人民命运的深沉思索,并坦率诚恳地进行自我解剖,显示出作家正直而光明磊落的品格。其中的《怀念萧珊》写得自然朴素、真挚感人,成为脍炙人口的散文名篇。他在90岁时又出版了思想随笔集《再思录》。

巴金曾主编《上海文学》和《文艺月报》,并从1957年起主编大型文学刊物《收获》。1984年12月至2005年10月去世前为中国作家协会主席。1980年12月,巴金首倡建立中国现代文学馆,并为文学馆捐赠巨款,捐献书刊、手稿、照片等物品。

巴金在70多年的创作生涯中,先后写下约500万字的著作。他的作品曾先后被译成多种文字。1958~1962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巴金文集》14卷。1994年《巴金全集》26卷全部出版,2000年出第2版。巴金还热心译介外国文学作品,译有几十部外国作家作品。1997年《巴金译文集》10卷出版。

他于1982年获意大利“但丁国际奖”,1983年获法国荣誉勋章。1984年10月,香港中文大学授予他荣誉文学博士学位。1985年5月,美国文学艺术研究院授予他名誉外籍院士称号。

巴金研究概况 对于巴金作品的评论始于20年代末《灭亡》问世后不久。50年代,王瑶的《论巴金小说》和杨风的《巴金论》是当时影响较大的文章。在“文化大革命”期间,巴金的作品被批判和否定。1978年以后,巴金研究进入了新的阶段,1988年8月泉州黎明大学创办了全国首家巴金研究所和《巴金研究》季刊。涌现了大量有分量的巴金研究的论文和专著。2003年11月,中国国务院授予他“人民作家”荣誉称号。

&nb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