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孝通

 

中国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社会活动家。生于江苏吴江,卒于北京。1933年毕业于燕京大学,获学士学位。193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研究院,即偕同夫人王同惠赴广西大瑶山调查。调查中,因迷路误陷虎阱受重伤,王同惠出外觅援不幸溺水身亡。伤愈后,利用回家乡休养的机会,对开弦弓村进行了系统的社会调查。1936年底入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师从人类学家B.K.马利诺夫斯基。1938年获伦敦大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为《江村经济》(又译《中国农民的生活》)。1938年夏回国,任教于云南大学社会学系,随后主持云南大学和燕京大学合办的社会学研究室。1940~1945年任云南大学社会学教授。1945~1952年任清华大学副教务长、社会学教授。1952~1957年任中央民族学院副院长、人类学教授。1957年以后主要从事边界和世界民族问题研究。1978~1982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副所长。1979年任中国社会学研究会会长,后任中国社会学会会长。1980~1985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名誉所长。1985年起任北京大学社会学研究所所长。作为社会活动家,曾历任国务院专家局副局长,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民盟中央主席,全国政协第六届副主席,第七、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等职。《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一版总编辑委员会委员、第二版总编辑委员会名誉顾问。

费孝通长期从事社会学、社会人类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他重视实地调查,尤其重视社区的比较研究。他在社会学和人类学的研究中创造性地将两种学科的多种方法相互结合,形成了社会学“中国学派”的独特方法;在实地研究中,将参与观察、类型比较和微型(社区)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所著《江村经济》被认为是社会人类学实地调查的一个里程碑。“志在富民”是费孝通学术价值观的核心。他深入探讨了中国的小城镇问题,认为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关系到生产力和人口的分布、城乡结构和农村现代化、城市化等一系列问题。他主张,当代中国的社会学应是反映具有社会主义性质和中华民族特点的中国的社会学,必须立足于中国的社会实际。为了重建中国社会学,他采取了“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加强和世界学术界的交流,并十分重视对新一代学者的培养。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费孝通在继续进行实地调查的同时,开始进行一生学术工作的总结,在已经发表的一系列学术反思的长篇文章中,提出并阐述了“文化自觉”命题,其主旨为:“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为表彰他在社会学、人类学研究中作出的杰出贡献,1980年3月国际应用人类学会授予他该年度马利诺夫斯基名誉奖;1981年11月,英国皇家人类学会向他颁发该年度赫胥黎奖章;1982年12月,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授予他荣誉院士称号;1988年获美国不列颠奖;1993年被授予日本福冈亚洲文化大奖;1994年获得麦格赛赛奖;1998年获霍英东奖金最高奖项“霍英东杰出奖”。

主要著作有《江村经济》(英文版,1939)、《禄村农田》(1943)、《生育制度》(1947)、《乡土中国》(1948)、《乡土重建》(1948)、《从事社会学五十年》(1983)、《费孝通社会学文集》(1985)、《记小城镇及其他》(1986)、《边区开发与社会调查》(1987)、《费孝通民族研究文集》(1988)、《行行重行行》(1989)、《费孝通学术论著自选集》(1992)、《社会发展与社会学》(1996)、《从反思到文化自觉和交流》(1998)、《费孝通诗存》(1999)、《人类学与二十一世纪》(2001)、《进入二十一世纪时的回顾与前瞻》(2001)、《民族生存与发展》(2001)等。

&nb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