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有光

 

中国语言文字学家。原名周耀平江苏常州人。1923年考入上海圣约翰大学,学习经济学,1925年因五卅惨案离校,入光华大学,1927年毕业。1927~1948年,任教于光华大学、江苏教育学院、浙江教育学院等校,任职于江苏银行和新华银行,并由银行派驻美国纽约和英国伦敦。1949年上海解放后回国,任教于复旦大学经济研究所、上海财经学院。1955年调到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从事语言文字研究。先后任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委员、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一版总编辑委员会委员、第二版总编辑委员会名誉顾问、《汉语大词典》学术顾问、《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美联合编审委员会委员、《不列颠百科全书》(国际中文版)顾问委员会委员。周有光还是全国政协第四、五、六届委员。周有光在语言文字学领域辛勤耕耘,已发表专著28部,论文300多篇,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推进中国语文的现代化。

20世纪50年代,周有光参与《汉语拼音方案》制订的全过程,提出汉语拼音三原则:①拉丁化。②音素化。③口语化。他还从反面说明了汉语拼音的“三不是”:①不是汉字拼音方案,而是汉语拼音方案;②不是方言拼音方案,而是普通话拼音方案;③不是文言拼音方案,而是白话拼音方案。他领导了正词法基本规则的制定。他在《汉字改革概论》(1961)一书中,用语言学理论研究中国的文字改革,整理了清末以来文改运动的历史,全面论述了《汉语拼音方案》的制定和应用。1985年此书被译成日文,日本罗马字社出版,在国内外享有声誉。

为探讨中国语文现代化的历史和现状,周有光先后发表《中国语文纵横谈》和《中国语文的时代演进》两部专著。他把一百多年来的中国语文现代化概括为四个主要方面:语言的共同化,文体的口语化,文字的简便化,注音的字母化。他指出,人类曾经创造了农业化、工业化和信息化三个生产力高峰,这三个高峰引起了语言生活中的五件大事,成为“五个语文里程碑”:①文字的发明。②全国共同语和全民义务教育的推广和普及。③传声技术的发明。④国际共同语的形成和推广。⑤电脑和网络的发明和发展。

为寻找汉字在人类文字史上的地位,周有光研究了比较文字学,发表了《比较文字学初探》(1998)。通过比较研究,他得到了宏观的文字分期:①尚未成熟的形意文字。②已经成熟的意音文字。③分析语音的表音文字。世界文字的发展是有共同的规律可寻的。他坚信从表形到表意再到表音,“形意音”的发展是在从本土到异地的传播中完成,而不是在本土的传承中完成。

面对信息化时代,周有光指出,在电脑上输入汉字的技术经历了三个阶段:①整字输入法。②拆字编码输入法。③拼音变换输入法。真正适合大众使用的是无编码的拼音变换输入法。他还指出,利用汉语的内在规律可以改进中文的输入技术。他的科学预见已经变成现实。著有《周有光语文论集》(2002)、《周有光百岁新稿》(2005)等。

&nb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