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鸿

 

中国机械工程学家。生于浙江海宁,卒于北京。少年家境贫困,只读4年小学便辍学。1919年到上海协泰新布店当学徒,后做店员、司账。1931年在上海自办五金厂。1938年,携带工厂的全部设备为抗日救国奔赴延安,任陕甘宁边区机器厂(兵工厂)总工程师兼总设计师。设计制造中国第一台造币机和100多种型号的数百台机器设备,为发展抗日根据地作出贡献,被授予特等劳动英雄和模范工程师称号。从1953年起,先后担任第三机械工业部部长助理及电机工业部、煤炭工业部、农业机械工业部、第一机械工业部副部长,国家机械工业委员会副主任、机械工业部顾问等职。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沈鸿有极强的机械工程实践能力和机械工程组织能力。在担任领导职务期间,为建立和发展中国机械工业,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装备,做了大量工作。主持了许多国家重大工程和重大装备的建造任务。1958年担任中国第一台1.2万吨自由锻造水压机项目的总设计师,于1962年6月试车成功,为中国航空、机械等各工业部门生产大型锻件作出重要贡献。同时从实践中总结出设计人员研究、试验、设计、制造、检验、安装和使用“七事一贯制”的工作方法。主持并与冶金部拟定9套大型设备的研制设计任务,解决了3万吨模锻水压机模锻精度和4200毫米厚钢板轧机的生产问题及电液同步平衡系统的模拟实验等。9套大型设备的设计制造成功,使中国重型机械进入自行设计成套设备的新阶段,并从中总结出科学的管理模式,为中国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自行设计国产设备装备攀枝花钢铁公司,保证了攀钢迅速发挥大后方钢铁基地作用。负责葛洲坝工程(见葛洲坝水利枢纽)的全部机械设备技术和协调任务,重点抓水轮发电机组和船闸的机电设计、工艺存在的技术关键问题,成功研制出当时世界上转轮直径最大的转桨式水轮发电机。1985年葛洲坝水电工程及其发电机组获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同年10月,联合国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授予沈鸿金质奖章。

沈鸿《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一版总编辑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理事长。主持编写了中国第一部大型工具书《机械工程手册》(1982)《电机工程手册》(1982),有《沈鸿论机械科技》等专著。

&nbps;